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到用友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自己作为一个行业的观察,来对整个互联网大趋势自己一些感受,跟更多的预盼,首先先看一张图片,这张图片我估计在座很多人都看过,这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看到称之为中央电视台十大经济人物评选的发布会,在这个发布会之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上面有两家企业,一家企业非常大,我们称之为在珠海有24岁,24年之久,以空调起家逐渐延伸到整个之上,全产业链大型集团格力的老板,现在整个规模突破了一千亿。另外一个是刚刚创立,才刚刚三年,这么一家公司,在2013年整个营业额达到316亿,今年6月30号上半年财报里面已经超过300亿整体的体量,这家公司也是来自珠海的另外一个,小米科技的雷军。
在今年年初央视大会上,这两个人做了非常大的赌约,能不能五年之内小米超过整个格力销售额,甚至为此赌了十亿赌约,我可以告诉大家,从现在的趋势看,格力必输,小米突130亿,下半年极有可能突破300亿,2015年,我们预计的数据有可能突破1200亿的体量,一个刚刚成立4年的公司,单一的品类,手机开始逐渐延伸到与之相配套的产品,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为什么四年的公司,能够大规模超过24年的公司,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除了刚才张代理先生提到C2B的模式,小米是电商运营商,小米更多提供客户的感受体验,同时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我们看到他不再是简单的只是一个电子商务,开始累加了非常多的期货的想法、金融想法,期货的精神,什么意思?在一开始的时候,用户开始不断进行预约的时候,在整个互联网上进行排队,接下来他可以更好对整个供应商提出他整个库存,产量,同时在每一次新产品的发布到刚开始的预定,到放量销售,到降价销售过程里面,你会发现真实产品的价格,真实上下游原材料价格大规模下降的时候,这时候才开始大规模的放量进行突破的增长,这时互联网候你发现用众筹的想法,用互联网金融众筹的想法进一步采集到互联网所有消费者的感受、体验,资金需求,包括进一步对整个链条进行全方面的优化,于是出现了这么一个非常大的奇迹,而且在一旦买完之后,让每一个消费者变成他忠实地粉丝,这一部利用所有的微信、微博一次、二次、三次传播,导致去年我们十月份在美国纽约当时做一场演讲在场有差不多一半是老外,我用中文问了一下有多少人知道小米,所有人举起手来,互联网上没有花一毛钱的成本,大部分基于口碑传播,客户体验进一步深化,这件事情出现了非常大的奇迹。
这是我给大家开场简单的案例,我回到对互联网的观察来看,我2009年进入到整个证券行业研究,我们那时候是全方面经历了整个互联网一个非常大的发展过程,在2009年最多是物联网,那时候我们发现从2009年以来一个非常大的趋势,在于无处不在我们看到智能手机,可穿戴,带来是什么样的结果?带来我们称之为人类社会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在不断被采集,人类社会在不断被虚拟化的过程,从线下走到了线上,这是我们看到物联网的本质,我们称之为云,2010年大规模提云,云的本质是什么?云是大规模的计算,大规模的存储,在线的方式改变了以前我们在本地的业务服务需求,我告诉大家,更重要是什么?比如三年之前我在这里做演讲的时候,大家面前肯定放一台电脑,现在我开始用移动终端移动手机提供服务,你使用移动终端和手机发现呈现在移动终端是简单的APP,后端复杂的业务、数据、流程全部存储在云端,实现我们称之为业务,跟他的展示完全进行分离,同时养成了客户使用习惯,让数据保存在云端服务器,成为长期的可能性。到了2012、2013年,我们回答数据量在不断的爆炸性增长,另外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过程是什么?我有的更便宜的计算、存储的能力,同时我带来一个很重要客户使用习惯在不断被远程,我们回答这么多数据到底有什么用?这么多数据能不能产生新的模式,能不能变成企业核心竞争力,2012年展开了对大数据进一步研究,围绕着数据延伸出一切可能,刚才张代理董事长讲数据驱动型的企业。我们当时走访了很多企业,我们在走访企业的过程里面,我们再去问更多中小企业,我们在讲云、大数据,包括物联网的时候,这些企业家很多问我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现在缺效率吗?现在很多时候不再缺效率,现在是产能过剩的过程,现在缺的是什么?非常急缺怎么降低融资成本,小米为什么用期货的模式,怎么样提高融资的杠杆,怎么找到合适的融资方式,怎么样快速推进,但是对于在座大部分企业来讲,如果你是一个民营企业,你是一个轻资产的企业,您会发现去银行获得贷款基本上难度非常大,为什么?因为在银行整个框架体系里面,一定是以你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固定资产作为评判的标准,这个时候我们在想,我们既然讲大数据,数据未来成为企业核心驱动,数据能不能描述一个企业真实价值,数据能不能成为一个企业核心定价标准,于是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变成是之后,这个时候我们要开始回答一个问题,数据跟数据之间的交换,能不能变成金融行为,于是我们开始进入到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围绕着第三方支付我们看到了网络、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金融、P2P、众筹,更多金融方式来展开更多的服务方式,我们服务不但是IP、金融服务、数据服务,这个事情是非常大的变化。
接下来会变成什么情况?刚才我们讲的所有东西,王文京董事长提到过,我们只是处在,我们看到现在互联网的改变,还是刚刚进入到我们称之为消费互联网,为什么是消费互联网?围绕着以C端的客户提供衣食住行用,社交、学习、医疗这个领域来,我们测算一个数据,他大概占到整个GDP的占比就2万亿的规模体量,未来会上升两到三倍,更重要围绕着整个企业生产、流通、融资、交互、传播的整个全过程,这么一个我们称之为叫产业互联网,为什么叫产业互联网,因为我们已经不是简单看待一个车间内部的信息化,也就是电算化的过程,不再简单看到一个企业内部信息化,我们更多看待一个企业集群、产业链条、生态环境、跨产业之间新的变化,所以这里面是我们在讲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所以在这里边至关重要的两个点,一个是数据,围绕数据延伸成新的产业,有谁会想到几年之前阿里巴巴、京东会想过来金融,有谁会想到电信运营商做金融,有谁能想到突然间在行业里面,突然跳出一个野蛮人,速度比你反映的更快。
我们称之为要通过金融的方式,金融本身就是数据、链条,通过这样的方式润滑、润平整个上下游提供更高的盈利和服务价值,这是变化的途径。我觉得这里面,几个比较大的,我建议大家重视的三大趋势,电子商务重要普及,这里面有两张图,一张是阿里巴巴的天猫,一张是美国的,去年双十一,美国的感恩节,中美电子商务差距是5倍,那天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是超过多少?超过600亿的人民币,美国那天卖了多少?卖到120亿人民币,中国相当于他的5倍,我们看到中国电子商务整个渗透率、覆盖率不再像美国集中在东西海岸,我们看到三线城市增长速度超过二线城市,二线城市客单价逼近一线城市,现在互联网上不再简单标准化衣服、图书、手机、3C,现在变成什么?去年双十一销售额排第一是汽车以及相关的延伸品,第二是余额宝的产品,第三是保险,第四是小米手机,这个事情已经在品类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这个PPT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电子商务中国渗透率,今年年底2倍超过美国,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渗透率会超过20%,20%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非常巨大的引爆点,大量的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产品都会走到互联网上。
大家一直在提互联网,互联网很焦虑,互联网影响很大,你有没有想过互联网为什么会这样,我可以告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什么?非常关键每个企业的决策层、决策者、消费者开始逐渐的偏年轻化,我可以告诉大家,几年之前互联网上的平均年龄,五年之前中国互联网平均年龄是20岁,但2014年企业互联网新机遇是到了现在,因为腾讯的微信出现,在2013年我们刚刚拿到的数据,互联网用户平均年龄突破了30岁,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年互联网上一群低龄人群需求是什么?当他们是中学生的时候,需求是QQ秀,这是腾讯2003到2007年的最大业务来源,当他到了大学生的时候,需求是游戏,腾讯最大的支撑点,到现在这些人离开校园变成小白领,未来变成金领,整个需求一定会走向电子商务、医疗、教育、旅游,更多复杂性的产品互联网,会走到互联网上,整个互联网平均用户平均年龄的改变。
大数据,数据除了变成我们称之为叫去描述一个企业的价值,未来数据作为评价描述一个企业忧虑的最大原因,我可以告诉大家为什么阿里的帐户体系,或者腾讯的帐户体系会远远比中国人寿,比我们看到的工商银行会更好,我每天使用阿里和腾讯的服务超过5到10次,阿里和腾讯对客户的信息了解的颗粒度更加细致。作为现在我们看到有些机构来讲,我自己担心别人使我的数据,于是我开始完全的隔离,对互联网公司我是异常开放,我希望任何人使用我的数据,你只要一使用,你的需求就停留我本地,更多为数据导入,还有规模体量以及之间的相关度,你会发现大数据已经不再是数据分析名词重新的置换,变成评价,为了我们用友的产品,评价阿里的产品、腾讯产品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可以看到,我是做产业研究,我一般都喜欢讲案例,我给大家简单的说,这次刚从美国回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最大的感受我认为在美国传统四家互联网公司里面,谷歌未来优势是最大的,为什么?因为他已经不再是互联网数据,开始从互联网数据走入社交,同时还进一步无人机,物流、仓储、机器人领域有很大的变化,整个数据延伸范围越来越大,他有一个新的东西,我这次在华尔街当时做了一个调查报告里面发现,几乎所有的华尔街的银行认为他未来最大竞争对手是谁?是谷歌,谷歌围绕数据进入到我们看到30%基于陌生人借贷的市场,收购了ondeck,我觉得在座每一位中小企业都有贷款的行为,你发现贷款的时候最关键要素是什么?你需要到央行征信中心打印报告,中间至少两个星期的时间,谷歌用完全用在线的方式,通过在线的数据来描述一个企业的真实价值,而且免费。传统互联网公司开始逐渐的布局各种各样的数据,现在围绕企业核心资金管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这是我们看到的GE,在2012年提出工业互联网,当时我的感受还不是特别深刻,在去年的马航事件出问题以后,那时候发动机突然告诉大家,我可以非常远程了解到每架飞机实时运行情况,我突然理解为什么工业互联网变得重要,大家看到很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对于GE来讲,他讲的工业互联网是围绕着车间、产业、环境、供应链上下游,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甚至我可以把这个免费给你,但是你会发现这个公司整个业务占比例里面,金融资产占到整个公司资产70%,如果单独拿出,按银行来对比,美国前五大的银行,什么意思?产融结合、交叉销售,里面最大,他看到的软件或者是服务,非常低廉成本,通过金融的方式来进行新的变现,为什么?我通过信息化,我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到整个产业的的运行环境,我会比富国银行等等这样一些银行更了解整个上下游的链条。总结下来你会发现信息技术已经进入爆发期,在座每一位不用关心细节,你要知道每一次信息化、互联网化、数据化带来非常重要的特征是什么?你的客户会变得越来越不忠诚,你的客户需求会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你客户资金和投资、购买决策会非常容易被流失,被带走,这是这个市场的本质。所以我们会发现,刚才我一直在仔细听张代理董事长的演讲,我觉得未来对在座每一位企业家来讲,最大你的业务变成你的IT,IT变成你的业务,一把手无时无刻关注整个企业内部经营数据,决策,消费者感受和体验,我给大家简单的讲,有一个基金公司天宏(谐音)基金,当年中国最小的基金公司,通过跟阿里巴巴合作,一下子规模扩展到7千亿,7千亿基金相当于中国第二大基金公司规模接近两倍,这个过程里面你看到的是光鲜,他的总经理郭树强(谐音)同志给我讲的吐槽,每天都得花时间在他的网站上了解每个消费者的投诉,内部整个OA跟决策流程全部要变,当年整个客服全部外包,现在整个客服全部要自建,超过了70个人,超过了整个公司的团队。整个对于流动性的管理,导致他不得不把整个业务和后台托管到云上面,用更多的计算能力帮他处理这个事情,你会发现我们看到的是光鲜,背后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这里面我想给大家讲的是什么?在消费者不断在线化,我们把消费者定义成三类,数字原住民,1985年以后的客户全部消费行为在互联网上,进一步传播60后、70后,对上游我们称之为物理经济和虚拟经济逐渐的融合,形成我们称之为融合经济,更多的商品在互联网上,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最后统一为数据流,什么叫数据驱动,是三者之间融汇在一起,把整个企业倒过来,从消费者出发走向前端,进一步在润滑消费者,也许某一天你整个企业资金启动流水就是来自消费者,我有一个案例关于电影行业,您发现电影行业里面电影观影行为变成投资行为,这是很大的变革。但是在供给端,我们称之为互联网,我们已经看到现成的案例,为什么?因为你的客户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要求对于你整个运营效率,有非常大的考验,我们称之为产业链,结构效应,王总讲到互联网带来整个链条上的成功,我自己写了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在京东上卖断货了,很多人认为我们挣了很多钱,我告诉大家中国现有传统行业里面,我们作者才分6到7个点,我第二本书不找青花出版社,找亚马逊,英文版和繁体版,基于电子阅览器,整个产业链全部压缩,最后70%到80%收益全部分给我,我可以丰富个性化提供感受和体验,以及做各种各样的活动。
我同时给在座每位其了带来新的信息,我们观察整个链条里面,我跟腾讯、阿里、百度都很熟,在这个里面,BIT前面五年里面,都想进入产业互联网,我们看到无论腾讯的企业QQ,阿里的钱掌柜,不能说失败,实际上没有成功,原因是整个产业链条里面,中间的产业壁垒对客户的了解和识别是非常复杂,和非常需要积累,你会发现从2013年开始,这几年开始整个战略发生巨大的变化,开始投资,投资京东、高德,这些公司重置成本远远比重新投一家企业低得多。
我对产业互联网理解是什么?我们以前称之为传统的微笑曲线,最牛的地方在于研发、销售、品牌,新的环境中,我认为叠加两个新的维度,一是数据,二是通过金融的方式润滑,我中间一共总结了八大商业模式,产业互联网情况之下,这里面给大家讲四个,增信平台,给每一个企业,企业的信息和数据调整额度,而且是动态的,我通过经营的方式进行变现。第二所有商业模式最高层级是交易所,我们看到阿里巴巴、其他环境,未来各种各样行业都会出现新的交易所,我在美国看到一个租房的平台,把所有的空闲资源全部重现配置。第三物流,物流这个事情会变的非常关键,当时腾讯在投京东之前,我问过赵国庆一个问题,现在整个腾讯的微信影响非常大,未来腾讯的易迅会不会超过你?他说只有一家快递的人员能够敲开大门,只有一家整个物流和配送,现在达到了237个地市,未来进入4千个县城,未来会进入10万个乡镇,我明白了,原来物流平台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未来会成为他更多跟消费者连接及其关键的路口和创造。当时张代理董事长讲的我就不详细说了。
这里面我列了一些公司,下次我准备把红领西服加到这个列表里面,我们走了差不多两千家公司,不断访问人,我们发现金融、电信、零售等等,当年苏宁不断开店,不断聚人流、客流,进一步投资房地产,现在京东的商业模式前面那一节还是一样的,后面提供供应链进入,包括我们看到的农业,各方面都在展开,我们称之为通过数据加金融,再叠加自己产业独特环境,形成大平台的机会。
我认为这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从信息部对称的服务业出发,逐渐延伸到政府、制造等等,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家的坐标性会失灵,商业直觉会失灵,你判断不了这个锅是下降还是升起,很多投资人判断失效了,80后和90后消费成为主流,他们的传播力、影响力在互联网力量会带动游戏规则的变化,物理间隔时空交错,实体环境会越来越虚拟化,里面会延伸出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在整个产业互联网新经济之下,数据入口的抢占,会成为关键,同时每位企业都要应对一件事情,您究竟处在产业链的哪一端,会不会变成中间那一环,中间有可能被取代掉的阶段,我们把产品分为标准和非标,所有标准化和低净化,后端服务逐渐走向线上,包括金融、医疗、教育这样的产品都在发生大的变化。大数据时代,是一场破坏性的创新,运用新手段、技术、方法,而且是非常普惠普世,有极强的规模效应,而且对整个中小微市场有非常大的变化。
这里面推荐两本书,一本书是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第二个,小米的事情不能展开讲,大家可以看一下小米另外一个创始人黎万强写的,各行各业的需求,80后、90后的需求都会发生彻底的改变,运营效率、结构效率都将发生彻底改变,每个企业层面,未来用友数据的规模活性,运用数据的能力,将决定公司的核心价值,掌控数据就有可能支配市场,意味着最大的回报,数据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给大家讲一个什么东西。讲小米的案例。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奇迹会持续的出现。我讲述了整个IT发展的全过程,互联网、云计算,他是一个虚拟化不断加深,变现能力,整个处理能力全方面的演进,接下来从个人客户面向到企业,三次大的冲击,电子商务、大数据的重新定义、再加上消费者的变化,我给大家讲两个案例,谷歌的案例,GE的案例,最后我给大家做了进一步的总结。
谢谢大家!